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汽車  >  汽車文化  >  文化
品質鑄就力量 各大品牌的傳奇車型
2015-06-13 11:34:19     作者:趙垚     來源:東北網     編輯:趙垚

 

  本田雅閣

  記得還是在我上中學的時候曾聽父母說過,家裡某個有錢的親戚買了臺“廣州本田”,那時候,“廣本”對於我來說幾乎是中高檔轎車的代名詞。後來我纔明白,“廣州本田”並不是一款車,它的名字叫做Accord(雅閣)。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雅閣便成為了北美銷量最好的四門轎車之一,此後雅閣不斷更新換代,長期佔據同級別車型銷量前幾名的位置。如今,這個我們熟悉的老朋友已經走過了37個年頭,推出了9代車型,今天我們就帶您一起走近本田雅閣,了解它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

  本田雅閣誕生背景

  說起本田雅閣的誕生,還要感謝上世紀70年代那場震驚世界的石油危機。在那之前,本田最重要的北美市場上,馳騁的是各種V6、V8的大馬力肌肉車,加油似乎從來不是人們需要擔心的事兒。這種情況在1972年之後徹底被改變,頻繁的限量加油政策以及加油站前時常排起的長隊似乎在告訴那些油老虎們,經濟、舒適的汽車時代即將到來。

  對於那些拉風的美式肌肉車來說,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包括北美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開始將目光轉移到經濟、舒適的代步小車身上,很快,這些平日裡耀武揚威的肌肉男們一下子沒了市場。

  『龐蒂亞克·火鳥』

  在石油危機爆發前,由於創始人本田宗一郎是美式肌肉車的忠實擁躉,並且他本人也是龐蒂亞克·火鳥的擁有者,所以本田汽車公司曾有意開發一款采用後輪驅動、V6發動機,類似福特野馬的雙門硬頂跑車,但是在那個石油資源緊缺、各種排放法規施行的年代,本田宗一郎的這個願望很快被本田汽車公司內部否定,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臺采用直列四缸發動機、前置前驅的經濟型車。

  本田最終將其定名為“Accord”,“Accord”直譯為統一、一致的,本田如此定名的原因是想表達自己對人與車、與整個社會和諧統一的美好願望。

  1976-1981年第一代本田Accord(雅閣):經典從這裡開始

  『第一代本田Accord』

  1976年5月7日,第一代本田Accord正式上市,當時的Accord完全從本田Civic車型上衍生而來,就連車身形式也是與當年Civic相同的三門掀背車。第一批出產的三門掀背版本田Accord有著與Civic高度相似的外觀,車頭造型方正,突出的前杠與四個大小相同的圓形大燈流露出了濃濃的日范兒,與那個年代許多日系車相同,本田Accord的後視鏡同樣放置在了翼子板上。與它的長相相比,第一代本田Accord那充滿個性的掀背造型無疑更令人印象深刻。

  不僅如此,為了充分保證本田賴以生存的燃油經濟性,從第一批出產的Accord車型開始便全系搭載了本田引以為傲的CVCC技術,這也使得第一批推出的幾款Accord車型的百公裡油耗均保持在6L左右,如此節能、實用的Accord無疑正好迎合了石油危機時期人們的需求。

  何謂CVCC技術

  『CVCC技術』

  CVCC技術,亦即Compound Vortex Controlled Combustion(復合渦流調整燃燒方式)的縮寫。它的特點便是在不降低動力輸出水平的前提下,保證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及節能環保性能。

  短短5年時間內,本田共計生產銷售了185972臺Accord。本田Accord完成了從無到有,從依靠Civic車型進行改進,到推出各種版本車型的蛻變,當時的本田Accord業已成為馬自達626、豐田Corona以及日產Stanza搶奪日本本土市場的最大障礙,在外人看來,本田Accord在日本國內就像是當時大眾Passat B1在歐洲汽車市場的地位。

  1993-1997年第五代本田Accord:雅閣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第五代本田Accord』

  在講述第五代本田Accord歷史前,先讓我們回頭看看這近乎慘烈的90年代世界汽車市場,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破滅,而在此之前西方發達國家比日本更早的進入了經濟衰退期,工廠停工、工人失業,曾經一座座鋼鐵帝國眼看就要土崩瓦解,同樣身處逆境的世界汽車制造業則面臨著需求不足的現實,換句話說,90年代的汽車制造業面臨著洗牌重組的嚴峻局勢。

  從第五代Accord開始,本田開始將這個系列車型拆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分別投放歐洲市場與北美/日本市場。此外,為了更好的融入各國市場,本田在歐洲與英國羅孚汽車公司合作,通過技術互通開發出了第五代歐版Accord與羅孚600,在日本本土,本田還曾與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合作,互換產品進行換標銷售,在五十鈴的產品序列中,第五代本田Accord被稱為Aska。

  第五代Accord在中國:品質的象征

  『進口到中國的第五代本田Accord』

 

  1994年,第五代本田Accord以進口方式來到國內,為了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這代進入國內的Accord車型還增加了一款搭載2.2L發動機並配備真皮座椅的專供車型。由於從第六代車型開始,廣州本田開始對Accord進行國產,因此第五代Accord也就成為了國內數量最多的進口雅閣轎車。

  1997-2002年第六代本田Accord:國產的開始

  『第六代本田Accord』

  如果說第五代Accord是本田按區域劃分不同版本車型的開始,那麼第六代Accord則正式讓這個方針政策走入正軌。本田將第六代Accord的市場大致劃分為日本、北美及歐洲三個,並獨立開發針對不同市場的不同版本車型。並且從這代開始,本田在北美市場停止了旅行版的生產銷售,在本土市場則取消了兩門Coupe車型。

  第六代雅閣在中國:“廣本”誕生

  『第六代國產雅閣』

  1998年7月1日,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成立,這家公司由廣州汽車公司和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合資經營,雙方各佔50%股份,合作年限為30年。公司成立後引入生產的第一批轎車便是第六代本田Accord,1999年3月26日,第一臺國產廣州本田雅閣駛下了生產線,邁出了它縱橫國內市場的第一步。

  從公司成立的第一時間便立即引入雅閣中我們不難看出,國人對於雅閣抱有很高的期望,而雅閣的市場表現也沒有讓人們失望,2000年,進入國內僅一年的本田雅閣銷量便達到了3.2萬臺。以實用、舒適吸引消費者的本田雅閣在國內汽車市場尚未井噴的四年間締造了銷量上的奇跡,截止到2002年第六代雅閣停產,廣州本田雅閣在國內的銷量已經累計達到了13.8萬臺。

  2003-2007年第七代本田Accord:國人最熟悉的雅閣

  『第七代本田Accord』

  2002年,本田推出了第七代本田Accord,這次推出的車型根據市場不同再次發生了變化,歐規車型跟日規保持一致,北美版則與它們有明顯區別。事實上,由於銷售渠道的關系,這些不同版本的車型經常在各國市場交叉銷售,因此每個版本的地域差異也並不明顯。

  第七代雅閣在中國:銷量上的勝利

  『國產第七代本田雅閣』

  隨著海外版第七代雅閣的推出,廣州本田面臨著重大抉擇,由於我國在1999年纔正式將六代雅閣引入國內,因此經過3年的發展,此時國內的雅閣剛剛打開銷路,被大多數國人所接受,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引入換代車型,這對廣州本田來說無疑是個考驗。然而,就在第六代雅閣逐漸顯露出供不應求的局面時,廣州本田毅然選擇與海外同步引入第七代雅閣,很快,那個沈穩儒雅的好好先生便馳騁在了國內的大街小巷上。

  2006年第一季度銷量便達到了31826臺,達到了月銷過萬的平均水平,同年6月27日,第50萬輛廣本雅閣在廣州下線,雅閣也成為了我國汽車行業累計銷量達到50萬輛的首款中級車。

  2013年——至今第九代本田Accord:新的角逐就此開始

  『第九代本田Accord』

  早在第八代改款車型剛剛上市之後,便有消息稱本田將在2013年推出新一代Accord,隨著既定的時間節點不斷臨近,新一代本田Accord的消息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眼前。2012年,一款Accord雙門Coupe概念車在北美車展亮相,同年8月,本田再次公布了更多有關新一代Accord的細節。

  2012年9月19日,第九代本田Accord率先在美國上市,此後又在加拿大、俄羅斯市場亮相,直到2013年6月,日本本土市場纔得以見到第九代Accord的真容。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與汽車市場對第九代Accord的關注也從未間斷。

  第九代雅閣在中國:高檔的鍍鉻

  『國產第九代雅閣』

  或許是為了滿足國人追求“豪華”、“高檔”的心理訴求,國產雅閣與海外車型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前格柵的大面積鍍鉻材質上,西郊汽配城范兒之類的評價已經聽了太多,其實除了這塊面具似的鍍鉻裝飾,九代雅閣的前臉還是保持了很明顯的家族式特征,前杠線條凌厲且微微上翹,與U字型前格柵向上傾斜的樣式相得益彰,整車造型更加富有力量感。

  37年,是一個人從孩提時代到逐漸成熟的時間,37年,是本田Accord從無到有、從默默無聞到締造輝煌的歲月。縱觀本田Accord這並不平坦的發展歷程,技術上的不斷創新與堅持在不同市場投放不同車型的產品戰略無疑是它成功的強大推動力,或許曾經的“地上之星”已不再像當年那樣叱吒賽場、激動人心,但誰又能說全能、實用的本田Accord不是這個汽車時代的絕對明星呢?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QQ:42538202 聯系電話:0451-8711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