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汽車
搜 索
工信部發布2025年汽車標准化工作要點
2025-05-06 16:22:29 來源:北方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內容提要:4月28日,據工信部網站,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要求,按照《國家標准化發展綱要》《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准工作要點》等文件要求,進一步健全標准體系、提昇標准質效、強化實施應用,發揮標准引領保障作用,以標准助力汽車產業轉型昇級和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年度汽車標准化工作要點。

  推動自動駕駛設計運行條件、自動泊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等標准批准發布及實施,加快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准研制,構建自動駕駛系統安全基線。

  4月28日,據工信部網站,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要求,按照《國家標准化發展綱要》《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准工作要點》等文件要求,進一步健全標准體系、提昇標准質效、強化實施應用,發揮標准引領保障作用,以標准助力汽車產業轉型昇級和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年度汽車標准化工作要點。

  一、著眼全局,構建標准體系『四梁八柱』

  (一)強化汽車標准體系頂層設計。總結汽車行業『十四五』技術標准體系落實情況,系統性開展實施效果評估。啟動汽車行業『十五五』技術標准體系編制工作,推動構建覆蓋產業鏈全鏈條、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標准體系。

  (二)優化完善重點標准體系建設。持續加強汽車強制性國家標准統籌規劃,提昇強制性國家標准制定實施預期。健全完善並落實智能網聯汽車、汽車芯片等重點領域標准體系,不斷優化新能源汽車標准體系,加快汽車雙碳標准體系落地,推動汽車整車通用、系統部件等標准體系迭代更新。

  (三)前瞻布局前沿領域標准研究。分析評估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和潛在應用場景,識別研判未來汽車標准化發展方向,推動制定及發布車用人工智能、固態電池、電動汽車換電等標准子體系,啟動數據治理及應用等新領域標准體系建設,超前開展飛行汽車等新業態標准化需求研究。

  (四)加快推進標准國際化戰略。研究確定汽車標准國際化的工作方向和實施路徑,穩步推進國際標准化項目培育、中國汽車標准海外應用等重點工作,打造開放創新的全球合作生態,培養一支懂標准、懂外語、懂規則的復合型國際標准化人纔隊伍,持續提昇國際標准貢獻度和影響力。

  二、緊跟前沿,繪就新興領域『標准藍圖』

  (五)提高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推動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等標准發布及動力電池安全要求標准實施,推進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等標准審查報批,開展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准預研,持續提昇電動汽車安全水平。推進動力電池耐久性、熱管理系統等標准審查報批,加快全固態電池、動力電池在役檢測、動力電池標識標簽等標准研制,不斷優化動力電池性能要求。加快驅動電機系統效率試驗方法標准制定,開展分布式驅動電機系統、混合動力系統、車載氫系統等標准預研,強化關鍵系統部件質量要求。推動商用車換電安全要求標准發布實施,加快充電性能、底盤換電、換電兼容性測試等標准制定,開展商用車兆瓦級充電標准預研,提昇電動汽車使用便利性。

  (六)強化智能網聯汽車標准供給。推動自動駕駛設計運行條件、自動泊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等標准批准發布及實施,加快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准研制,構建自動駕駛系統安全基線。加快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等強制性國家標准制修訂,修訂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標准,推動倒車輔助等標准研制,提昇駕駛輔助產品安全水平。加快LTE-V2X直連通信車載信息交互系統標准宣貫實施,推進列隊跟馳、數字鑰匙、網聯信息輔助等標准制定,促進網聯功能加速應用。推動信息安全工程等標准發布實施,加快推進汽車密碼強制性國家標准制定,完成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汽車安全漏洞分類分級標准審查,加快重要數據識別標准研制,提昇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推進智能座艙功能評價、交互安全、生物滯留監測等標准研制,完善智能座艙和人機交互標准體系,開展車用人工智能標准預研,引領新技術融合應用。

  (七)加快汽車芯片標准制修訂。加快汽車芯片環境及可靠性通用規范、信息安全、一致性檢驗等標准制定,完善汽車芯片基礎評價方法。推動安全芯片、電動汽車用功率驅動芯片等標准發布實施,完成智能座艙計算芯片、衛星定位芯片、紅外熱成像芯片、底盤控制芯片等標准審查報批,加快推進控制芯片、傳感芯片、通信芯片、存儲芯片等產品標准研制,滿足汽車芯片產品選型匹配應用需求。

  (八)推進汽車電子標准研究。持續完善汽車電磁兼容標准體系,推動道路車輛電磁兼容強制性國家標准審查報批,公開征求靜電放電等標准意見,推動整車天線OTA、電磁環境適應性等電磁兼容標准研制。加快自動駕駛系統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電池管理系統功能安全等標准研制,提昇關鍵系統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水平。開展電子設備加速試驗可靠性標准預研,推動IP等級、環境評價標准修訂,提昇電氣及電子設備質量水平。推動車載MEMS激光雷達和前方視野輔助等標准審查報批,公開征求車載顯示終端等標准意見,加快車載無線廣播接收系統和車載慣導標准研制,規范車載電子部件產品性能。

  (九)加強汽車綠色低碳標准研制。推動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限值等標准發布實施,加快乘用車車載能源消耗量監測、輕型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利用系數、車輛預測性巡航控制系統評價等標准研制,開展重型商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評價、氫(氨)發動機汽車技術規范、汽車節能分類分級等標准預研,持續促進汽車節能減排。推動道路車輛溫室氣體管理術語和定義、產品碳足跡標識以及道路車輛、乘用車相關重點產品碳足跡等標准發布實施,推進發動機制造企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等企業碳排放核算和發動機產品碳足跡標准審查報批,加快整車制造企業碳排放核算以及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產品碳足跡標准研制,開展汽車產品電子標識、再生材料使用、報廢汽車資源綜合利用等碳減排技術標准預研,為汽車碳排放管理提供支橕。

  三、助力轉型,注入傳統產業『昇級動能』

  (十)強化汽車安全標准底線支橕。推動危險貨物運輸車等強制性國家標准發布實施,加快客車結構安全要求、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等強制性國家標准研制,推進操縱件指示器以及車輛視野等標准修訂,促進一般安全領域標准提檔昇級。推動側面碰撞、後面碰撞等強制性國家標准發布實施,加快轉向機構防傷害、前方視野等標准研制,推動汽車座椅、側面和後下部防護等標准修訂預研,提昇乘員保護、車輛防護、道路使用者保護等被動安全領域產品技術水平。加快乘用車線控制動和線控轉向系列標准制修訂,推進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制動輔助系統等標准研制,啟動商用車及掛車制動標准修訂工作,促進主動安全領域技術昇級。

  (十一)夯實汽車通用標准基礎支橕。加快開展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等強制性國家標准修訂,推動主掛匹配、電動掛車等標准制修訂預研,夯實產業發展基礎。開展試驗方法、可靠性、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人機工程等標准制修訂研究,持續促進汽車質量提昇。推進基礎件、基礎要素、防腐蝕耐老化、輕量化等基礎領域重點標准研究。

  (十二)深入開展用戶體驗標准化研究。開展隱藏式門把手、主動預緊式安全帶、大角度座椅以及車內提示音等新產品技術與標准研究,做好標准預研工作,強化標准立項可行性論證。開展燈光智能投射標准研究,提昇車輛照明技術水平和車輛與道路其他使用者的交互能力。

  四、內外接軌,拓展標准國際『合作空間』

  (十三)穩步擴大標准制度型開放。持續開展國際標准跟蹤研究,不斷提高汽車國家標准與國際標准關鍵技術指標的一致性程度,實現汽車行業國際標准轉化率達85%以上。大力推進汽車行業國家標准外文版編譯工作,強制性國家標准原則上『應譯盡譯』,加快發布一批新能源汽車外文版標准,助力優勢產業『走出去』。鼓勵開展在國家標准制修訂中,同步提出相應國際標准提案建議。

  (十四)深化汽車技術法規制定協調。全面跟蹤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WP.29)動態及趨勢,切實履行《1998年協定書》締約國義務及自動駕駛與網聯車輛工作組(GRVA)、自動駕駛系統非正式工作組(ADS IWG)、電動汽車與環境非正式工作組(EVE IWG)副主席等職責,牽頭自動駕駛系統、車載電池耐久性等重點法規研制工作,持續提昇國際法規協調工作的參與度與貢獻度。

  (十五)全面參與國際技術標准制定。切實履自動駕駛測試場景、汽車感知傳感器、電動汽車換電等國際標准工作組召集人職責,加快推進車載雷達、燃料電池系統、電動汽車換電等國際標准研制,重點推動電動汽車動力性、乘用車外部保護、電磁兼容等國際標准立項,持續提昇中國標准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十六)鞏固擴大全球伙伴關系。加強與東盟國家標准法規交流合作,『以點帶面』推動落實『中國東盟先進汽車標准法規合作伙伴關系』。積極拓展和深化與歐洲、中亞、非洲、南美洲等相關國家在汽車標准法規領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發揮中國汽車標准國際化中心(日內瓦)支點與輻射作用,擴大與相關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

  五、守正創新,提昇汽車標准『治理效能』

  (十七)積極對接國家戰略需求。貫徹落實《以標准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以標准提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等文件部署,高質高效完成相關標准研制任務,同步加強標准宣傳推廣和實施。建立國家重大戰略、產業政策主動對接機制,推動標准與戰略、規劃、政策同部署、同落實,強化標准與汽車企業和產品准入管理高效銜接。

  (十八)加強標准與技術創新互動。落實新產業標准化領航工程部署要求,開展標准前瞻布局預研究,加強階段性成果總結,加快新技術、新功能、新產品標准研制。圍繞新興領域,瞄准汽車產業鏈關鍵環節、應用場景、核心技術和產品,同步加快推進關鍵標准制修訂,或試點標准先行模式,按照『產品分代、技術分級、研制分期』的思路,超前開展先進適用標准研制。

  (十九)推動組織建設昇級煥新。啟動全國汽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換屆,優化委員構成,積極納入創新能力強、標准化經驗豐富的企業、行業組織和技術機構,提高委員單位的廣泛性和代表性。持續加強組織建設,強化委員分類管理及服務,優化完善汽標委專題研討會機制,充分調動委員及委員單位工作積極性。

  (二十)提昇汽車標准管理質效。健全標准立項預評估機制,緊盯標准立項、征求意見、技術審查、標准報批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壓實責任、提高標准論證及編制質量。構建重要急需標准全流程綠色通道,進一步壓縮標准審批報送周期,提高整體制定效率。紮實開展標准實施效果評估,根據行業發展速度、技術迭代頻率及政策變化,適當縮短復審周期,促進標准迭代更新。探索推進『人工智能+汽車標准化』,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汽車標准化建設。

  (二十一)強化汽車標准宣傳推廣。綜合運用一圖讀懂、標准雲課等新媒體傳播形式,多角度全方面加強標准宣傳。持續擴大標准宣貫及培訓的廣度和深度,加強企業標准化經驗總結和宣傳推廣。聚焦汽車標准化客觀實際,創新工作機制模式,持續開展汽車標准化理論政策研究及實踐應用。主動介紹汽車標准化工作成果,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引導社會公眾建立正確理念認識。

  (二十二)深化汽車標准協同聯動。不斷深化汽車與能源、信息通信、智能交通、交通管理等相關行業的交流合作,加強跨行業、跨領域標准化技術組織協作,壓實雙歸口工作實效。廣泛征求相關方意見建議,在標准制定過程中同步研究可操作性、可實施性,加強相關實施管理部門工作協調,保障標准順利落地實施。進一步強化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團體標准的有效銜接和協調配套,優化汽車標准供給結構,形成協同有序、互融互促的良好局面。

  (二十三)加強標准化人纔培養。持續組織開展汽車標准化青年專家選培、大學生汽車標准創新大賽、汽車標准化國際青年工程師交流項目等汽車標准化人纔培養工程系列活動,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強化汽車標准化人纔培養,為汽車標准化人纔搭建交流實踐平臺。出版汽車標准化教材並推動在高校應用推廣,為汽車標准化做好人纔儲備。

責任編輯:李可意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