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汽車
搜 索
一開車就頭暈?或許和車內空氣質量有關
2022-04-28 14:22:20 來源:南方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汽車工業近十多年呈現飛躍式發展,人們對於速度有了更高的追求,車企為車輛更輕巧,將采用新型合成材料取代金屬材料,由此帶來的車內空氣質量成為用戶關心的一大問題。有研究表明,在汽車啟動或車內空調開啟時,駕駛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惡心、咳嗽和胸悶等現象,這些癥狀統稱為駕車綜合癥。

  消費昇級,用戶對車輛的健康愈發關注

  隨著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車內的環境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世界衛生組織也已明確將車內空氣污染列為人類健康的10大威脅之一。車內異味的來源其實很多,但是影響較大的主要有三種:內飾異味、人為異味和空調異味——剛買的新車塑料和膠皮味道比較強烈,主要是由內飾散發出來的;人為異味主要由車內裝飾污染以及一些不良的開車習慣造成;空調異味則主要是因為空調系統長時間未清洗,導致積累污垢、灰塵及細菌滋生。如果車內異味過於刺鼻,可能意味著車內污染物濃度已超標,但這不能靠鼻子聞,車內空氣質量要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指標。

  那麼,VOC到底會對人們有哪些危害?VOC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會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如今所知的諸多慢性疾病如哮喘病、肺心病等都與VOC的散發有關。最常見的車內VOC種類即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物等。車內環境中的VOC是由各零部件共同揮發而產生,主要包括塑料件、地毯、座椅和各種車內裝飾品等。車輛內飾件的生產過程中,要使用大量的塑料制品和黏合劑,這些都是車內VOC的主要散發源。VOC濃度昇高會觸發嗅覺反應,人體會感受到車內氣味。當車內氣味達到一定強度時,會造成人體感官不適,嚴重影響駕乘感受。

  嚴重的車內空氣污染不僅時刻危害著駕乘人員的身體健康,也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如何控制和改善汽車車內空氣質量,為人們營造健康、舒適的綠色車內環境,已成為制造商的重要任務之一。

  CCRT將如何測評車輛健康呢?

  中汽中心近期發布的《中國汽車測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中顯示CCRT已完成了84款熱銷車型的測評評價,包含38款轎車和46款SUV/ MPV車內空氣質量和車內氣味的測評方法。該測評方法將現有標准方法的優勢相結合,符合『中國式場景』,並與國外不同車內空氣質量測試標准相結合,最終形成了包括車內空氣質量常溫模式、高溫模式以及氣味等級的綜合測評方法,從三個角度測評車輛的車內空氣質量以及車內氣味水平。常溫模式下試驗方法是將車輛放入常溫恆濕的環境艙中,關閉車門窗密閉16小時,采集並分析『五苯三醛』的含量,而高溫模式試驗方法則是將車輛放入常溫恆濕的環境艙中,關閉車門窗並使用艙內頂部輻照燈照射車輛3.5小時後,進行采集和分析。

  最後,按照測量值/基准值確定單項污染物得分系數,單項污染物得分=單項污染物得分系數×滿分值。車內空氣質量常溫、車內空氣質量高溫得分分別為常溫、高溫測評場景下八項污染物得分之和。車內空氣質量得分=(車內空氣質量常溫+車內空氣質量高溫)/1.7,得出結果。

  高溫下,VOC釋放數據成倍增長

  為什麼會有常溫模式和高溫模式?夏季炎熱高溫,車輛在室外經過長時間暴曬『五苯三醛』釋放數據大有不同。CCRT(2018版)在常溫模式下測試84款車,高溫模式下測試19款車。

  CCRT常溫模式下84款車型的車內空氣質量平均得分為91.83,優秀率得分>90分為75%,其中得分區間在90~95佔46.43%,得分區間在95~100佔28.57%;良好率(80分?得分?90分)為25%,其中得分在80~85區間佔7.14%,得分區間在85~90佔17.86%。車內空氣質量總體情況良好,主要依賴於行業對車內空氣質量做長期全面有效的管控。

  CCRT高溫模式下8項揮發性有機物測評結果平均為常溫模式結果的2倍。甲醛和乙醛為車內空氣質量的主要失分項,分別為常溫模式的3.8和1.5倍,值得關注的是高溫模式下乙醛的平均結果為國標建議值的1.8倍。苯系物中二甲苯和苯乙烯表現較差,分別為常溫模式的2.0倍和2.3倍。因此,高溫模式下,VOC的管控需要引發車企重點關注。

  車內氣味良好率為(3.0級)僅為28.57%,67.86%車型的氣味等級為3.5級,水平較為一般;3.57%的車型氣味等級為4.0級,水平較差。數據表明,不同車企在車內氣味管控水平方面還存在較大差異。

  未來,希望通過CCRT相關測評,將逐步推動車企優化設計,改進工藝和材質,打造更加健康的第三空間,為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心的選車參考。

責任編輯:李可意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