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汽車  >  汽車資訊  >  資訊
搜 索
『南北奧迪』只會讓決策者顧此失彼
2018-07-06 10:06:39 來源:汽研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隨著奧迪認購上汽大眾1%股份等新聞的曝出,已經消停了一段時間的關於『上汽奧迪』的新聞又開始見諸各大報端,『南北奧迪』之爭再度被放到頭條版面上。然而很多人也許沒意識到,無論上汽奧迪來或不來,都無法改變奧迪與一汽30年來精誠合作所締結的情感與默契……

  日前,在奧地利舉行的全球經銷商年會上,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及旗下的特許經銷商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重點考察了奧迪全系在售和下一代重點車型。包括剛剛首發的Q8、e-tron為代表的全系純電產品、即將引入國內的全新一代A7,全新一代A6/A6 Avant等車型。除此之外,奧迪還向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及旗下的特許經銷商代表展示了正在研發階段的下一代主力車型,包括極具競爭力和未來感的下一代A4、下一代Q3等重點產品。奧迪此舉的言外之意很明顯,就是『無論外面怎麼議論,我最好的產品仍舊會通過合作伙伴一汽進入中國市場』。

  根據一汽與奧迪雙方公開發布的『十年商業計劃』顯示:未來5年內,還將引入10款SUV車型,其中7款SUV車型將會由一汽-大眾進行國產;到2022年,還將在中國市場投放10款純電動車型。簡單的來理解這份計劃與經銷商年會上的動作,我們不難看出,一汽在奧迪的核心地位不僅沒有改變,甚至還會比以往來得更加緊密。現有的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網絡極其利益依舊是奧迪在華發展能否更上一層樓的關鍵。

  經歷過去年上半年的喧鬧,奧迪其實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與老朋友緊密合作纔能實現銷量增長實現雙贏。自2016年底突然曝出『上汽奧迪』項目之後,奧迪、一汽、經銷商、上汽進行了激烈的博弈,奧迪同經銷商產生了分裂。其結果就是導致奧迪銷量暴跌,媒體、市場猜疑之聲此起彼伏。自2017年『5.19協議』達成,各方訴求得以平衡,奧迪下半年銷量迅速回昇,最終實現了對奔馳寶馬的絕地反擊,奪得2017年單一豪華品牌中國銷量之冠。

  在三亞舉行的全新一代A8L上市發布會期間,奧迪股份公司市場與銷售董事、現任奧迪股份公司臨時CEO Bram Schot會見了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投資人代表,並提出了3個100%承諾:100%遵守『5.19協議』、100%支持一汽-大眾經銷商伙伴、100%支持與一汽集團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Bram Schot也在講話中表示:『30年來,一汽與奧迪已經形成了互信互利的深度合作伙伴關系。對我個人來講,一汽也像家一樣親切。面向未來,我們的合作關系將更加緊密。』

  所以,一汽與奧迪合作共贏的大局並不會因為上汽奧迪的出現而改變。上汽奧迪想要上馬,首先需要遵守『5.19協議』的商定,即:『1、各方努力確保2022年實現銷量90萬;2、第三方不早於2022年1月在中國銷售;3、在中國實行一個銷售公司管理經銷商網絡,將由該銷售公司定義網絡標准,現有奧迪經銷商都將獲得該銷售公司授權;4、奧迪公司未來在中國銷售和服務的產品全部在當前的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在現有有展廳和服務區域提供銷售和服務。』

  即便各方在2022年前達成了『5.19協議』中的規定,上汽奧迪於2022年開始啟動運營,我們認為其對於奧迪的作用也是對於一汽奧迪產品線的一種補充。在主力核心產品都交由一汽打理的情況下,上汽奧迪項目本身更大的意義其實是奧迪作為一個豪華品牌對市場以及企業經營的一次試水。奧迪顯然不能像大眾那樣采用『姊妹』車型的方式來經營『兩個奧迪』,在全球也沒有哪個豪華品牌敢將同一款產品一分為二在同一個市場進行銷售,這種做法對於品牌形象與價值的影響太過負面。

  而且我們本就不該將『南北奧迪』看做是一場紛爭,聰明的決策者怎會顧此失彼?奧迪又怎麼會讓一汽奧迪的發展偏離既定的路線?

  30年間,一汽-大眾奧迪向中國消費者交付近500萬輛汽車,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也是一個另競爭對手艷羡的成績。作為中國第一家合資生產豪華車的企業,一汽-大眾奧迪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走過了一條不同尋常且別人也無法復制的發展道路。

  今年1-5月,奧迪品牌在華累計銷售新車257512輛,同比大幅增長27.49%。可以說在中國,一汽興則奧迪興。奧迪不傻,在一汽奧迪勢頭正盛之時只會添柴加火,哪有節外生枝之理。只有『固一汽奧迪之本纔可培元』。

責任編輯:於明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