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汽車  >  汽車文化  >  文化
搜 索
為何座椅加熱容易通風難
2018-06-26 10:53:29 來源:易車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有人說了,座椅只有加熱功能而沒有通風功能就是耍流氓,又或者,這是一個北方不懂南方痛的一個典型案例。事實情況是,目前市面上的車型,真的是有座椅加熱的居多,而想找到一款既帶有座椅通風、價位又合理的車型,卻是難上加難的事情。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首先,汽車上各種配置的存在是基於需求度之上,需求度越高的配置,普及的可能性就越大。就目前國人的用車習慣來看,對於座椅加熱的需求度顯然要高過於座椅通風。除了南方的少部分地區,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冬季溫度都能夠跌破零度以下,而北方地區,冬季溫度甚至會跌破至零下20攝氏度以下。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車內取暖時,都必須得等到車輛水溫上來之後,汽車的取暖系統纔能正常工作,所以,在剛上車時,車內溫度還沒有上昇的情況下,即便是穿著厚厚的棉褲,突然坐在冰涼的座椅上,也不感覺如坐針氈,好像坐在了一個冰塊上,那種感覺,確實糟糕透了。而座椅加熱功能,可以在一分鍾的時間內對座椅進行加熱,甚至在車內溫度還沒有開始昇上來之前,座椅就可以達到一個非常舒適的溫度,屁股暖和了,人自然就覺得不是很冷了。

  而座椅通風功能的需求度就沒有這麼高了,即便是經過夏天暴曬後座椅表面溫度非常高,但相對於車內取暖,車內降溫的難度就比較低了,而且空調制冷也不需要水溫回昇,可以立竿見影。座椅通風的另一大好處,就是可以在汗流浹背的情況下,保持後背的通風乾爽,但在實際用車生活中,碰到這種情況的幾率並不大。所以,簡單來說,座椅加熱算是一種必需,而通風其實是可有可無的。

  需求度問題當然只是小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成本上。要實現座椅加熱功能,只需要在座椅內埋入加熱絲,其基本原理差不多和南方常見的電熱毯一樣,利用電阻絲發熱取暖,成本低廉、在制造流程上也不復雜。

  但要實現座椅通風,需要投入的成本就比較多了,另外在制造流程上也有著很多的差異。一般來說,座椅通風需要在靠背中、座墊內埋入多個軸向流動風扇,風扇抽取新鮮的客艙空氣進入座椅內,並引導空氣通過透氣的中間層,將空氣均勻分配在整個座椅范圍內。同時,光有風還不行,還要考慮到如何安插這些風扇,以及有可能涉及到的抑制振動、降噪、通風效率、通風量等等各種注意事項,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在通風座椅的內置填充物、面套等等做更多的考量以滿足需求。將這些基礎成本以及其他軟性成本算在內,要實現座椅通風,代價還是挺大的。

  因此,在座椅通風的市場需求還沒有那麼龐大的情況下,很少有經濟型的實惠家轎會選擇裝配座椅通風功能,這也就造成了目前座椅加熱容易通風難的現狀,不過,隨著汽車界裝備競賽的持續上演,相信不久後,座椅通風這項配置也將下放,出現在更多的汽車配置表中。

責任編輯:於明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