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東北網汽車 > 汽車資訊 > 觀點 正文
乾貨|阿爾法狗的人工智能,可應用在二手車領域
2016-03-17 15:07:13     作者:     來源: 搜狐網     編輯: 張璐

    2016年3月15日,轟動全球的圍棋“人機大戰”落下帷幕。Google DeepMind的阿爾法狗甫登擂臺就先聲奪人連下三城,第4盤機器出bug送出一局後,第5盤恢復正常的電腦再次以優異的表現取勝,從而以四勝一負的絕對優勢橫掃李世石九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圍棋這個“人類智慧的最後堡壘”已在“人工智能”的凌厲攻勢下宣告淪陷。

  石破天驚的閑庭信步

  阿爾法狗不僅贏了棋,而且贏得漂亮,甚至贏得輕松愜意。不信的話,請看下圖中標出的那一步。

 

  這步棋是此次比賽第3盤的第148手。3月12日那天,這一子落到棋盤上,網絡實時轉播間裡,復旦出身的講解員立刻用了“藐視”這個詞。

  當時的形勢,是李世石在局面落後的逼迫下放出“勝負手”,在棋盤下方的白棋大陣裡“翻江倒海般折騰”。李世石挑起的激烈劫爭在證偽“不打劫密約”謠傳的同時,把棋局推到了風口浪尖。以筆者粗淺的圍棋水平判斷,這個大劫的價值不少於80目,可謂一劫定勝負。就在大劫迫在眉睫,幾近炮火紛飛的時刻,阿爾法狗卻悠悠然飄到棋盤上方,下了一步價值不小(考慮到後面可能的演變,大致是在25~40目之間)但是怎麼說也不在“戰線”上的棋。“人工智能”的這個選擇理性嗎?可以是,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下出這一手的人(或者計算機)認定下方的大劫即便讓對方多走一步照樣是鐵定打贏。而且,你必須對自己的計算力信心滿滿,對於算定了所有的可能沒有絲毫的懷疑,堅定地相信計算和判斷沒有一丁點的錯漏。既然這是一個反正贏定了的賭注,騰出手來順個大官子級別的便宜,也就是符合邏輯的選擇了。這樣一個理性選擇的邏輯,倘若對面坐著個業餘選手,自然是許多棋手都敢用的;但當對面坐著的是李世石,還有多少棋手敢用80目以上的決定勝負的大劫去賭?可是阿爾法狗就敢!而且實戰下來,在局部“讓先”了一步,平淡從容應對無誤的阿爾法狗依然穩健地掌控全局,將李世石竭盡全力的瘋狂反撲一一化解。雙方戰至176手,李世石再也無力反擊,投子認輸。圍棋的世界裡,恰如其分,如此一手棋就是12段高手對9段的絲毫不帶遮掩的藐視。或者,用喜歡武俠的朋友熟悉的方式再類比一下:記得黑木崖上東方不敗就憑一根繡花針,一邊挑開寶劍震飛長鞭,一邊好整以暇地稱贊“好劍法,好劍法”那一幕嗎?就是跟那差不多,區別嘛就是這回東方不敗贏了。

 

  “可以一戰”的“大局觀”計算機學得會嗎?

  隨著棋局的推進,從開戰之前的不屑一顧到“機器人接管世界”的一片恐慌,歷史上多次出現的人類面對陌生事物的本能表現再次浮出水面。

  然則,對於了解神經元網絡等等“人工智能”是怎麼一回事的人來說,計算機下圍棋從“業餘選手讓

  14子”到能夠

  PK一位世界冠軍的歷程,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個資源整合路徑設計的傑作。

  在此,首先要旗幟鮮明地把話說清楚:很多人理解的那個“人工智能”是根本不存在的。計算機計算,那個東西永遠不會思考。所謂人工智能,只不過是通過精心設計的模式路徑把計算機的計算功能組織起來,使其整合之後在特定領域的外在表現貌似有“智能”,而已。譬如,在每一步平均幾十個變化的國際象棋領域,使用棋局“評分”優化但今天看來仍是簡單暴力的“剪枝”路徑搜索,結合超級計算機“深藍”的高速運算,早在

  1997年的番棋較量當中便已掀翻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

  然而在長達數十年的探索當中,機器下出的圍棋卻長期停留在“弱智”水平。雖然,早年的“姜昆在最角上下了一子,電腦長考之後認輸了”的笑話級早已過去,但直到幾年前,仍是即便業餘初段也能“一眼看出是機器下的棋”。問題出在哪裡呢?

  就在圍棋牽涉的計算量實在是太大了。面對一張空盤,盡可海闊天空。國際象棋每步幾十個變化,總共走個幾十回合;而圍棋每手可以多達數百個變化,一盤棋很正常地下到二百多甚至三百手以上。再考慮每手棋下面同等數量級的變化與再變化,倘若暴力硬算,指數級上昇的計算量是無論如何吃不下來的

  ----外在表現就是計算機不停地長考長考長考,就是不落子。

  人腦的計算力遠不如電腦,但卻並不耽誤下圍棋。這是因為棋手會根據經驗、判斷乃至個人喜好,把絕大多數“無用”的變化過濾出去,只對很小一部分變化進行計算,並從中篩選一個相對的最優解。要讓計算機學會下圍棋,就必須復制人類思維的這個過程。只是,九段高手布局時認為應當落在右上星位還是下方大場,或是戰斗中選擇在左邊轉換還是朝中央打入,憑著的往往就是“可以一戰”抑或“略佔便宜”的“感覺”

  ----高尚些就是“大局觀”。一些大局觀特別出眾的棋手,有時甚至計算環節都省了,照著“感覺良好”的那個點“啪”的就拍下去了。這個來無蹤去無影的頗有虛幻色彩的“感覺”,計算機幾十年也沒學會。

  沒有至關重要的“感覺”,又無法承擔天文數字的計算量,計算機別無它法,只得依賴事先的程序設定,粗暴武斷地強行縮減搜索空間

  ----這裡的具體辦法千奇百怪,但本質上都是這麼回事

  ----計算量是控制住了,但代價可想而知:在一個受到人為限制,而且每每是無理的嚴重不靠譜限制下的空間裡優化,出來的不是現實世界裡的最優解不用說是常態了。

  阿爾法

  狗的革命性突破,就是找到了

  “感覺”的路徑:神經元網絡深度學習。

QQ:14666938 聯系電話:0451-8711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