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臺有一位車主跟磚叔說,他長期在觀察身邊的人的停車熄火方式,自動擋的車型停車總結起來有“無數”種。有些是先掛P擋再拉手剎然後松腳剎最後熄火;而有些是先拉手剎再掛P擋然後熄火最後松腳剎;還有些人甚至是毫無規律,比如他老婆基本上是隨心所欲,有時候先拉手剎,有時候先掛N擋,有時候是先熄火……總之!五花八門!

他問磚叔,到底怎麼樣的停車順序纔是正確的?
關於正確的停車順序,的確是哥很多人都沒弄明白的問題,隨意停車甚至有可能會傷車。今天,磚叔就喝和大家聊聊正確的停車順序是什麼!

在說自動擋之前,大家先回想一下手動擋是怎麼停車的?一般是踩剎車停下來後,先掛空擋再拉手剎或先拉手剎再掛空擋然後熄火,當然先熄火也沒有問題。
磚叔建議的正確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踩剎車把車剎停▼
掛上N擋
▼
拉起手剎
▼
松開腳剎
▼
掛上P擋
如果你覺得磚叔的建議很繁瑣,那你只要記住這兩個重要的步驟:先拉手剎,再掛P擋!

為什麼是先拉手剎再掛P擋?
先掛P擋,再拉手剎,車停穩後松開腳剎車,或者是輕輕的拉起手剎的情況下松開腳剎車,汽車會先顫動一下,溜後一點點再停住。
這種情況在坡道停車
是非常常見!當你起步的時候,會發現很難掛進D擋
(要很用力),或在掛D檔時出現金屬的敲擊聲,長期這樣就會傷車!

回憶一下學車時用手動擋車型在坡道停車的情景,為了防止汽車在坡道往下滑,教練一般都不會掛空擋,而是掛上一個低擋(比如1擋)來輔助手剎駐車。而自動變速器的P擋
就相當於手動變速器掛低擋,區別是手動低擋只是增加汽車的滑行阻力,而自動P檔則是完全將變速器的輸出軸鎖止。

說到這裡,磚叔要給大家科普一下P擋
。其實P擋結構很簡單,就是輸出軸上有個齒輪,齒輪旁邊有個鉤子,當掛到P檔時鉤子就將齒輪勾住,從而把輸出軸鎖止。換句話說P擋時驅動輪是不能夠轉動的。

如果在坡道停車,先掛上P擋,這意味著變速器輸出軸鎖止,但汽車會顫動一下的原因就是,汽車在重力的作用下有往下的趨勢,而變速器輸出軸上的鎖止齒輪和鉤子之間存在間隙,就會出現汽車往下溜一點,當鎖止齒輪和鉤子咬住後汽車便停了下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此時你纔拉上手剎顯然是沒有多少作用,因為汽車的制動力全部集中在輸出軸的鎖止齒輪和鉤子上,輸出軸的駐車齒輪與負責鎖止的鉤子(棘爪)緊緊卡在了一起。
再次掛D檔會出現金屬敲擊聲,相當於強行分離它們!長期以往,就會損害了變速器!
磚叔的方法就是先掛空擋,拉起手剎,待車輛完全停穩纔掛P擋,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汽車往下滑的力全部或大部分作用在制動片上,這個時候再掛P擋是減少變速器輸出軸的負擔,保護變速器。

?那短時間的停車,比如等紅燈,應該如何操作?
如果時間時間稍短(15秒以內),磚叔建議可以踩著剎車等待
;如果停車時間稍長,可以掛上N然後拉起手剎
。至於磚叔不建議直接掛上P擋,除了有以上坡道停車的考慮以外,還有一些預見性的擔心。

假設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等綠燈的時候被追尾,如果你掛在P擋,由於輸出軸是和車輪相連,在撞擊力下輸出軸上的鎖止齒輪和鉤子很可能會被打斷,同時用來固定鎖止鉤子的變速器殼體也會被打爛,這樣的話變速箱基本就要更換了。
怎麼樣,學到東西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