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當前的位置 :東北網汽車 > 汽車新聞 > 觀點 正文

自主品牌要總結提高也要學以致用

2015-02-04 08:55:42   東北網汽車頻道
 
·2014款全新和悅發布 江淮乘用車閃耀長春車展
·曝速騰扭力梁後懸架頻斷裂 合肥車主集體維權
·天氣炎熱了 夏季車內空調使用八大錯誤
·多路段積水 請別這樣開車
·法拉利車主凌晨出行 被現代車撞擊身亡
·【專題】見證哈爾濱輝煌的濱州鐵路
 

  剛剛過去的2014年,雖然自主品牌陣營仍然維持了正增長,但顯然增速又一次回落,較整體汽車市場的增速都有較為明顯的增速差距。雖然在自主品牌陣營當中,有一些自主車企和一些車型的銷量表現不錯,但業界對於自主品牌的發展前景仍然充滿懮慮。對於自主品牌如何確保未來有一個不錯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我認為,即要總結自主品牌以往的一些經驗,同時也要學習合資品牌的一些優勢。

  我以往一直強調自主品牌車企要注重於體系能力建設,但客觀來講,對於綜合實力不一的自主品牌陣營,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為。

  以長安和奇瑞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車企,由於其相對於其他自主品牌具有較大的體量,強化體系能力建設,無疑是其奠定未來發展前景的最佳和必然選擇。

  過去的2014年,長安和奇瑞都拿出了一份相對靚麗的成績單。其中,長安汽車銷售71萬輛,同比增長38%;奇瑞國內乘用車銷售也達到38萬輛,同比增長16%,均高於國內乘用車整體10%的同比增速,更遠高於自主品牌乘用車4%的同比增速。應該來講,這兩家自主車企之所以能取得較好成績,與其強化圍繞以產品和營銷為核心的體系能力建設有直接關系。

  我以往對於長安強化體系能力建設方面關注不少,總的來講,從其近一兩年推出的系列較受消費者喜愛的逸動、致尚XT、CS35和CS75等新產品以及以贊助《出彩中國人》為代表的營銷創新舉措,就可以看到長安近年在體系能力方面的投入開始收獲到了成果。而奇瑞在“回歸一個奇瑞”戰略實施之後,在產品層面,通過收縮產品線,強化產品力提昇,實現其瑞虎3、瑞虎5和艾瑞澤7等新產品均位列自主品牌產品質量排名前三;在營銷層面,通過銷售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區域整合營銷,啟動品牌年輕化,實現在銷售滿意度和售後服務滿意度均排名自主品牌陣營第一,品牌美譽度居自主品牌前三,也是其戰略取得階段成果的體現。

  應該來講,長安和奇瑞等自主品牌由於其在研發、生產和營銷等領域在自主品牌陣營都擁有相對較強的綜合實力,因此無論在產品研發還是在營銷領域,都能夠投入更多的資源,都能夠以體系能力的提昇助推企業綜合實力的提昇。

  以海馬、北汽銀翔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車企,由於其相對於其他自主品牌體量相對較小,以抓藍海市場之機謀求突破,無疑是其實現產銷快速上規模的最佳和實際選擇。

  過去的2014年,雖然海馬和北汽銀翔等汽車企業在總的產銷規模上難以與上述長安和奇瑞等自主車企站在同一個競爭層面,但海馬和北汽銀翔產銷規模均已接近20萬輛,同比增速也遠高於自主品牌陣營總體增速。應該來講,海馬和北汽銀翔能夠取得不錯的市場銷量增速表現,與其重點抓核心產品有著直接關系。

  如海馬S5到去年12月份其綜合產銷之所以能實現上萬輛,除了36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VVT CVT”雙V動力、C-NCAP碰撞測試新五星安全等這些核心賣點外,海馬汽車在天貓等主流電商平臺建立官方旗艦店,開設微信海馬商城,開展海馬S5“一元訂擎”預熱預售以及海馬紅包等系列活動,通過對汽車電商的“觸電”,實現S5等產品熱銷的“來電”。而與海馬S5有著類似產銷業績的幻速S3這款7座產品,搭載1.5L和1.8L發動機,售價區間僅為6.18萬元-7.28萬元,無疑同樣也是北汽銀翔聚焦產品戰略,通過抓核心產品從而獲得成功的另一個案例。

  客觀的講,無論是長安、奇瑞還是海馬和北汽銀翔,其借市場藍海之機實現旗下產品產銷快速提昇,確實是一個現實。特別是對於海馬和北汽銀翔這類體量還較小,綜合實力還有待提昇的自主車企,借市場機會實現產銷規模的上量突破,確實更是其實現以有限的資源爭取市場最大突破的現實舉措。

  我所說的自主品牌要學習合資品牌的一些優勢,重點並不在技術或營銷等領域,畢竟技術的提昇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營銷的提昇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我說的學習重點是在強化市場研究方面。

  客觀的講,以目前自主品牌陣營的發展現狀,要想在技術或營銷等領域與合資品牌一較高下,確實還是不太現實,技術實力的儲備不是一朝一夕之易舉,而強化營銷也難以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我認為,自主品牌陣營最現實的應該學習合資品牌的地方就是強化對市場的研究,把握市場的需求。

  我們可以看到在目前市場需求旺盛的幾個細分市場,基本都是由合資品牌打頭陣,自主品牌慢半排後馬上跟隨。如上海通用五菱對新微微客市場的率先開發和產品投入,又如上海通用和長安福特在小型SUV市場昂科拉、創酷和翼博等產品的率先投放,再如上海通用對合資品牌入門級經濟型轎車市場截至目前仍僅一款賽歐產品的壟斷。因此,把握市場需求趨勢,抓著這個市場新機會,無疑是實現產銷突破的關鍵所在,是在當前背景之下自主品牌最應學習和提高之處。

  雖然長城汽車在SUV領域的成功,與其說是其自身產品力的體現,不如說是其運氣好正好抓住了近年快速提昇的SUV市場需求。但從長城汽車在SUV領域的借機發展,也應該讓自主品牌車企看到對於市場需求反應敏銳所帶來的巨大突破機會。

 

作者:    來源: 新浪汽車     編輯: 趙垚
汽車頻道 主編:田野 責任編輯:范洪軒 TEL:(0451)87116812
我要收藏】【東北評論】【東北博客】【東北論壇】【我要糾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