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集團上周宣布,包括旗下大發工業和日野汽車在內,豐田集團2014年全球銷量約為1023.1萬輛,比2013年增長3%,超過預期的1022萬輛,再次險勝德國大眾和美國通用,第三年坐在了全球汽車銷量的王座上。
立志要在2018年銷量、利潤雙雙超越豐田坐上全球第一的大眾汽車,2014年共售出1014萬輛,與豐田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在眾多的新興市場中,受益於地緣政治、經濟的因素,德國大眾在中國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隨著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德帶去的一系列中、德汽車發展合約,德國大眾有望在未來的幾年間進一步擴大在華的成果。
與此相對,受累於地緣政治、經濟因素,日本豐田在華又度過了十分不易的一年。2014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豐田中國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就曾經戲言,“我一三五信佛,二四六信基督,星期天休息一下,我祈禱中日友好。”
盡管在華形勢不利,2014年豐田仍舊將大眾汽車甩在了後面。縱觀豐田汽車在包括北美、南美以至於非洲落後地區的銷量數據,會發現,這家企業雖然沒有像德國人或美國人那樣似乎“雄霸”了某一個“顯著”的市場,但卻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較為均衡的發展。而這一基礎也支橕了豐田汽車跨過金融震蕩、2009年召回事件以至後來的海嘯、地震等各種危機,重新回到了全球第一大汽車制造商的位置。
用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的話來說,“每一臺豐田車上都印著我家族的名字,所以我的每一個決定都背負了更大的責任。”而用豐田員工的話來說,“我們不追求某一個時刻要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和目標,我們希望很多年過去以後,豐田汽車依然存在並且堅挺。”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相較2014年,豐田將2015年的銷量目標務實地下調了1%。企業經營之道是個耐力跑,對於眾車企而言,全力以赴追求排名時,常常會令還來不及修正的疏漏被進一步放大,最終導致千裡之堤潰於隱患。經歷了2009年全球召回事件的豐田似乎更加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