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汽車·磚家不知道最近推出的新車中,不管什麼價位什麼級別,出現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就是“同級最強”。似乎在這年月,一款新車如果找不到任何一個“同級最強”的地方,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比如剛剛推出的上海大眾凌渡,在鋪天蓋地的廣告造勢和冠名熱門綜藝節目之外,也不忘以“同級最強”來體現優越性。
此次凌渡找到的點是“同級最強”的寬高比,在試駕會和各種宣傳文案中,上海大眾都在力圖通過同級最高的寬高比來證明凌渡的轎跑車屬性,同時也力圖通過寬高比來表現凌渡的運動性。
凌渡到底算不算一款轎跑車這裡我們先不做討論,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寬高比的問題。凌渡是第一個將“寬高比”這個概念引入汽車領域的,並且將寬高比與運動性掛鉤。那麼寬高比到底與車輛是否運動有沒有關系呢?我們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什麼是寬高比?
首先,什麼是“寬高比”呢?這根本就不算是一個汽車領域的概念,只是一個最基礎的幾何概念。從字面意思就很明白了,寬高比就是一個物體寬度和高度的比例嘛。就汽車而言,寬高比值越大說明車輛看起來越寬越矮,相反就看起來越窄越高。
這下就很明白了,一般低矮的跑車自然寬高比值就大,而身材高大的SUV,甚至再極端點的那些微面車型寬高比都比較小。那麼這裡面就存在一個理解上的陷阱:“寬高比大的車一般都是跑車,跑車一般都是操控性出色的運動車,所以寬高比大的車就是運動性能好的車。”這就是凌渡宣傳寬高比想到達到的效果。
寬高比能決定運動性?
實際上寬高比更多影響的是車輛的視覺效果,而決定一款車的運動性是方方面面構成的,底盤調校、轉向調校、變速器、輪胎……這些方面每一項都要比所謂的寬高比來的重要。舉個例子:凌渡的寬度為1826毫米,高度1425毫米,寬高比達到1.28。轎車中能夠達到這個數值的確實不多,比如凱迪拉克的ATS-L寬高比同樣超過了1.28,是少有的能夠“媲美”凌渡的車型之一。而無論從運動性還是操控性來比較,我想沒有人會認為這兩款車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吧?
另外一個例子:我們很熟悉的MINICOOPER S就具有很優秀的運動性能,操控性也非常出色,但是這款運動小車的長寬比只有1.22(五門版COOPER S甚至只有1.21),基本上也就算是轎車中的及格水平,這就很好的證明了寬高比與車輛的運動性並不存在必然的關系。
實際上,現在汽車的細分化越來越凸顯,什麼類型的汽車都會出現,推崇運動性的SUV更是比比皆是,但是無論如何,SUV的寬高比都不可能達到轎跑車的水平。憑借寬高比這樣一個模糊的幾何數據就來評判一款車的運動性也未免過於簡單粗暴了。
最後我們回到凌渡這款車上:早在研發初期,當時還叫做NMC的概念車階段,大眾就將這款全新車型定位於MQB-A(緊湊型模塊化平臺)和MQB-B(中型模塊化平臺)之間的一個級別,這款車的特點就是緊湊型車的長度、中型車的寬度、轎跑車的高度。從設計之初,凌渡的“寬體轎跑”定位就已經確定了,擁有一個同級最強的寬高比一點也不意外。但是這個屬性是車輛定位所決定的,只是會讓它視覺效果顯得更具衝擊力一些,與其實際的運動性能沒有任何關系。
本文結論:寬高比是車輛設計和定位所導致的結果,與車輛實際的運動性能基本沒有太大關系,判斷一款車的運動性還要從動力系統、底盤、轉向機構、輪胎等各個方面綜合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