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當前的位置 :東北網汽車 > 汽車新聞 > 調查 正文

2014大事件盤點:限購任性還是無奈?

2015-01-04 09:04:59   東北網汽車頻道
 
·2014款全新和悅發布 江淮乘用車閃耀長春車展
·曝速騰扭力梁後懸架頻斷裂 合肥車主集體維權
·天氣炎熱了 夏季車內空調使用八大錯誤
·多路段積水 請別這樣開車
·法拉利車主凌晨出行 被現代車撞擊身亡
·【專題】見證哈爾濱輝煌的濱州鐵路
 
  歲末更替,“再見2014,你好2015”成為了這段時間網絡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回首過往一年,汽車業界可謂跌宕起伏、大事不斷!反腐敗行至深處,自主品牌遭遇“12連跌”……這一件件、一樁樁無不突顯出,2014年——充滿變革的一年。

  中國經濟網汽車將以2014年所發生的大事件作為切入點,並由此及他,對該類事件進行盤點、歸納,總結經驗。今日,盤點關鍵詞——“限購”。

  伴隨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道路擁堵、空氣污染等已經成為限制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為緩解矛盾,一些城市選擇了“限購”——這一飽受爭議的舉措。究竟是城市管理者們的任性而為,還是被逼無奈的最終選擇?

  發布到實施僅20分鍾,深圳年終“突襲”限購

  距離2015年新年鍾聲敲響還有三天之際,深圳突然宣布實施限購。深圳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貴陽、石家莊、天津和杭州之後,全國第八個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

  12月29日17時40分,深圳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自18時起實行小汽車增量調控和指標管理。有效期暫定5年;每年暫定指標10萬個,按月分配;其中,2萬個指標只針對電動小汽車,采取搖號;8萬個普通小汽車指標,50%采用搖號,50%采取競價;年度指標視交通、大氣環境和汽車需求適時調整。

  從發布到實施,僅20分鍾時間。加之,此前深圳市政府“沒有限購計劃”的闢謠,讓已安下心來的消費者、經營者面對這一刻時完全無從反應。深圳市的限購可謂將“突襲”二字表現得淋漓盡致。

  回顧:已實施限購的7座城市

  見識過深圳的“手段”,也回顧一下此前已加入“限購”之列的七個城市。

  上海

  上海是全國最早采取措施“限購”的城市。1994年,上海采取“新增機動車額度拍賣”政策,對私車牌照實行有底價、不公開拍賣以調控中心城區新增私車額度。

  2013年12月,上海調整當前車牌拍賣規則,試行一次性公布機動車額度年度投放總量和“警示價”措施。同時,實施個人、單位機動車額度分場投標拍賣。2014年上海機動車額度投放總量保持在10萬個左右。

  北京

北京小客車指標搖號現場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宣布實施。小客車配置指標將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每年機動車放牌量24萬個,平均每月2萬個。

  2014年1月1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正式實施。小客車年度指標配置總量減為15萬個,每兩個月搖號一次,確保2017年機動車保有量不超過600萬。

  廣州

  2012年8月1日,廣州實施《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辦法》 ,有效期一年,增量配額12萬輛。《試行辦法》提出“環保+搖號+競價”的中小客車增量指標分配模式,並按照1:5:4的比例配置。

  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在原有試行辦法的基礎上進行了21項修改,有效期5年。

  貴陽

  2011年7月11日,《貴陽市小客車號牌管理暫行規定》出臺,專段號牌每月指標2000輛,無償搖號上牌。普通號牌沒有數量限制,但是不得駛入老城區。

  石家莊

  2013年6月18日,針對省會機動車保有量猛增的現狀,石家莊市提出自2013年起限制家庭購買第三輛個人用小客車。同時,自2014年市區內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天津

  從2013年12月16日零時起,天津在全市實行小客車增量配額指標管理,增量指標必須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2014年3月1日起實施按尾號限行。

  杭州

  2014年3月25日晚7時,杭州市政府宣布自今年3月26日零時起,在全市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采取控制總量和“錯峰限行”調整的雙重措施。

  “限”字政策高懸,反對聲不絕於耳

  自打“限”字號政策出臺以來,反對聲不絕於耳。

  深圳限購的第二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便發文予以反對,中汽協表示,反對地方政府通過采取簡單的限行限購的政策方法,解決城市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問題;應借鑒發達國家采取經濟手段治理擁堵經驗,科學選擇限行措施;進一步鼓勵舊車報廢,推進以舊換新;重新構建適應汽車社會的城市道路規劃發展戰略。

  事實上,中汽協對於汽車限購一直持反對態度,協會秘書長董揚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反對限購令。

  擁堵不堪的街道

  實施限購政策,主要是為了緩解交通擁堵、提高空氣質量。然而,限購真就是解決此等問題的“良方”嗎?

  “城市的交通擁堵有很復雜的成因,和汽車保有量多有關,但不能簡單地歸因於車多”,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產業組織研究室主任劉戒驕表示,“我很不贊同這種限購的政策,它是一種臨時性的、不科學的決策,我能確定地說,限購不會長久,政府一定會做出調整”。

  擁堵,實際上是大城市的城市病。規劃不合理、區域功能不明晰,必然增加居民的出行量,導致擁堵。北京工業大學交通工程系副主任陳艷艷指出,“治理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問題,沒有什麼特別先進的經驗。還是應當在交通建設規劃上下工夫。比如說建設公交車專用道、拆除可能造成擁堵的立交橋”。

  2014年12月2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二審稿提出,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增加其義務的規范。這也意味著一些限行、限購、限貸等地方限制性行政手段,今後將不能再“任性”。(記者郭濤)

作者:    來源: 中國經濟網     編輯: 趙垚
汽車頻道 主編:田野 責任編輯:范洪軒 TEL:(0451)87116812
我要收藏】【東北評論】【東北博客】【東北論壇】【我要糾錯
相關新聞